搜尋此網誌

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

活著做什麼?


活著做什麼?

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故事:

■ 她,自小乖巧、貼心,功課也不錯,很得父母的寵愛,是家中的掌上明珠。一天,爸爸在
教她一道數學題目,說了好幾遍,她還是沒有聽懂。

── 「這麼笨,怎麼教都不會,活著做什麼?」老爸一怒,重話說出。

半夜,時鐘滴答,那聲音也滴答:「這麼笨,怎麼教都不會,活著做什麼?」、「這麼笨,活著做什麼?」、「活著做什麼?」....。

她從床上爬了起來,寫了一封信給她爸爸,跟他對不起,因為她的笨,讓爸爸不高興;然後,她以衣褲紮了條繩子,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。

那一年,她十歲,國小三年級。

一個生命,就這麼過去了。
一個 10 歲的生命,還沒長大,還童言童語,還充滿了孩子氣,還充滿著可能性 .......,卻就這麼過去了,而且是以自殺的方式。

為什麼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摘錄自 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/劉曙彰 著 諾奕思文化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歡迎轉貼、分享、推薦或購買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一書。


 

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

憂鬱,因注意力而存在?


憂鬱,因注意力而存在?

── 為什麼女性比男性,更容易有憂鬱的傾向?

這個議題,曾經困擾心理學家。
是基因的關係嗎?是性別的關係嗎?是體質的關係嗎?是天生的,還是後天造成的?還是其他原因呢?

顯然,在遭遇挫折與打擊的時候,不論男性或女性,都會產生負面的想法,進而引發沮喪、低潮的感受與心境,就如故事中的學生。

可是,為什麼女性比男性,更容易有憂鬱的傾向呢?
是不是男性比女性,對憂鬱更有抵抗的能力?
到底是什麼原因?

依據研究,答案不在於基因,也不在於性別或體質。真正的答案是在於,女性和男性,對於如何處理挫折與打擊,以及負面想法與情緒,有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:

1. 女性往往把注意力「集中」在問題上

她們會不斷地問「為什麼我感覺如此糟糕?」、「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?」、「為什麼我的男朋友那麼混帳?」.......。

這些強制性的分析行為,把她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挫折與失敗,以及負面的想法與心境上。

2. 男性把注意力「轉移」到其他事物上

他們可能會出去喝酒、打球、玩樂、唱歌 ...... 等等,不論他們做什麼,在心態上,他們根本就不理會這些負面事件的發生。

簡單地說,他們把注意力「轉移」到其他的事物上面,而非挫折與失敗,或者負面的想法與心境上。

心理學家發現,這種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負面情緒與感受的作法,並且把事件拿來分析的態度與行為,就是導致女性往往比男性,更容易有憂鬱傾向的重要原因。

你理解了嗎?
你理解一個負面的想法,會如何在生命中,帶來負面的情緒與感受的過程了嗎?

如果你理解了,那麼,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:
── 憂鬱,因注意力放在負面的想法上而存在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摘錄自 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/劉曙彰 著 諾奕思文化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歡迎轉貼、分享、推薦或購買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一書。

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

生命的黑洞


生命的黑洞

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故事:

■ 還記得小時候,他有一個樂觀的性格,就如所有小孩子一般,無憂無慮。再大的煩惱,
不過是明天的考試,以及被爸爸責罵時的不愉快。

但是,無論如何,這些小煩腦,很快就會過去,就像昨天午后的雨,會被土地所吸收,被今日的太陽所蒸發、消融,最後消逝於無形。再一次,他無憂無慮。

天生樂觀的性格,戰勝了成長中所有的煩惱和不愉快。直到那一天 ....;那一天,因為發生了誤會,他和他最要好的朋友起了爭執;最後,他的朋友很生氣地對他說:「你真的好爛,差勁。」

── 你真的好爛,差勁。
像時鐘滴答,這句話,不斷地在他心中迴響;因為這句話,又把他的想像力拉回到當初的情境,他再度「看到」他朋友指責他時的表情。

慢慢地,他開始相信自己「真的好爛,差勁」;他開始失去自信,不再肯定自己;他開始常常感到莫名的低潮、不愉快;他開始對做什麼事都不再有興趣,對未來也失去展望 ....。就這樣,他的人生,開始從樂觀,變成悲觀。

那一年,他還是國中的學生。
幾年後,他進入高中,也開始看心理醫師。

這個故事,是在告訴我們什麼?
是在告訴我們,「你最愛的人,往往也傷你最深」這句充滿哲思的話語,還是在告訴我們,「你最好的朋友,往往就是你最大的敵人」這句警語?當然都不是。

這故事真正要告訴我們的,是一個負面的思想病毒,是如何可以形成一個生命的黑洞,把所有的期望與樂觀、自信與喜悅,都給予摧毀,最後只留下低潮沮喪、自我貶抑,和對未來的絕望。

在這裡,我們想問的是,為什麼?
為什麼簡單的一句話,一句負面的話,就可以讓一個原本樂觀的人,變成悲觀的人?
這其中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摘錄自 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/劉曙彰 著 諾奕思文化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歡迎轉貼、分享、推薦或購買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一書。

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

精神食糧 vs. 思想病毒


精神食糧 vs. 思想病毒

一個想法或概念,會如何影響到我們?
基本的答案就是:我們所相信的,就是我們將創造,或反應的 。

簡單地說,就是,如果我們相信某個概念或事物,是正向的、好的,我們就會去追求它、創造它,我們就會被它所吸引;反之,如果我們相信某個概念或事物,是不好的、負面的,我們的反應就是逃避它、排斥它。

這種對於事物好壞利弊的判斷,所帶來的行為反應,又稱之為:思想」的創造力。

在這裡,讓我們看看幾個例子:

■ 例子一:

如果你相信「貧窮是好的、靈性的,是進入天堂的入門券」這個想法,而且你渴望進入天堂,那麼,你會創造出什麼?

問問你自己,你會創造出「貧窮」呢,還是會創造出進入天堂?
基本上,這個想法雖然不一定可以真的讓你進入天堂,卻更可能在你身上創造出貧窮 ── 因為你相信「貧窮是好的」。

■ 例子二:

如果你相信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,那麼,你會創造出什麼?你會創造出「佔便宜」的經驗,還是創造出「吃虧」的經驗?

基本上,無論你是否創造出「佔便宜」的經驗,你往往更容易創造出讓自己「吃虧」的經驗 ── 因為它才是你真正相信的。

你一定要理解這個道理,你一定要深刻地理解「思想的作用力」,因為「判斷」一個想法是正向、開闊、好的,還是負面、侷限、不好的能力,就是建立在這種「理解」的基礎上。
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摘錄自 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/劉曙彰 著 諾奕思文化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歡迎轉貼、分享、推薦或購買《 開闊人生─「正向思考」九堂課 》一書。